耳聋儿童家长语训知识指南

            听障儿童家长康复指南

                                                       邯郸博爱听力语言康复学校策划

◆您并不孤独

发现孩子患有听力损失对您来说可能是个巨大的打击,您可能感到困难和沮丧。您不是唯一有此种反映的人,在您之前有许多家长都有类似的感情经历。接受孩子患有听力损失的现实,然后尽可能学会做您可以做的事情,为孩子的成长做出妥善安排。在孩子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尽可能及早努力,打好通向成功的基础,将对孩子未来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幸运的是,您的孩子生活在科技先进和帮助多元化的时代,您可乐观地帮助孩子发挥巨大的潜能。

  为确保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成功,您要创造一个精心布置的学习环境并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使孩子的学习和社交最有利于他的全面发展。如果您能抱积极乐观的态度,采取实际行动,您的孩子将受益匪浅,您也能期待有令人满意的成果。希望这本小册子提供的讯息有助于您和您的孩子勇敢的面对并克服听力损失带来的影响。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确诊有听力损失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被确诊有听力损失,现在您需要做的是尽快为弱听孩子做好听力康复的准备

◆家长心态要及时调整到积极的状态

每对父母都希望能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当孩子被确诊为耳聋时,对父母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家长的心里反应和行为表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理智的还是非理智的,对弱听孩子的发展和前途至关重要。

非理智型

一些弱听孩子家长产生的消极心理可表现为:攻击、倒退、冷漠、否认、固执、焦虑、自责等等。这种心态与行为对弱听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1.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不幸:

因孩子耳聋这一打击,夫妻间出现对抗行为,互相责备,争吵,甚至转而攻击他人。少数夫妻提出离婚或把弱听孩子推给祖父母,个别丧失良知的父母还会遗弃孩子,使本来以遭不幸的弱听孩子雪上加霜,处于更加不幸的境地。

2.盲目简单的生育第二胎:

夫妻发现孩子耳聋后,不是积极诊治、查明原因,向有关医务人员及专家进行遗传咨询,而是在没有得到指导的情况下盲目的生育第二胎,由于缺乏基本的优生知识,结果第二胎又可能是弱听孩子,这就将给家庭造成极大的痛苦。

3.在悲伤地同时产生很深的自责心理:

他们认为孩子耳聋是对自己的惩罚、报应,是自己的过失,因此一味地溺爱孩子,表现为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给予过分的关怀、照顾和迁就,导致弱听孩子胆小,任性,不尊重别人,自私自利,甚至发生攻击行为。这种不良品质会给弱听孩子佩戴助听辅具后的听力语言训练带来极大的困难。

4.盲目求医,贻误康复时机:

到目前为止,对各种原因造成的神经性耳聋还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尽早选配助听辅具是明智的做法。一些家长听不进医生的忠告,当孩子已被确诊耳聋后,他们还是徒劳的、固执的到处乱求医。他们道听途说,轻信一些虚伪广告(如:扎针、气功、服药等等),结果是浪费了时间,耗费了精力,花费了钱财,错过了孩子尽早佩戴助听辅具以及学习语言进入有声世界的时机。当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时,他们又追悔莫及。

5.不敢面对现实:

一些家长,甚至是些有较高文化的家长,处于个人自尊心或是为了逃避痛苦和烦恼,不能正视。

理智型

面对弱听孩子,他们也伤心难过,但他们能很快的冷静下来,去医院或康复机构检查、诊断,如果被确认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就尽早的为孩子选配合适的助听辅具,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坚定的信心、耐心和恒心,科学的对孩子进行听力语言训练,积极与医务人员、语训中心教师配合,力争使自己的孩子像正常儿童一样成长。这类理智型家长的弱听孩子,有很多都能进入正常的小学、中学学习,并且成绩优秀。他们的孩子完全融入了主流社会,他们因自己的奉献使孩子聋儿不哑,也为此倍感自豪。他们是很多弱听孩子家长学习的榜样。

◆弱听孩子父母一般会经历哪些心理反应期,将如何对待这些心理反应呢

首先,父母可能会进入怀疑、否定诊断结论的时期,有的父母感到震惊,有的可能根本不相信最初的诊断。在他们意识到需要采取正确的行动之前,将不遗余力包括时间和金钱,去寻访各种专业机构和医院,或去寻找所谓的治疗偏方。往往不愿意接受听力学专家给孩子所做的听力训练指导和言语康复的培训计划。比如,不相信助听辅具对改善孩子的听力十分有益,常常错过给孩子佩戴合适的助听辅具,进行言语康复的最佳时期。

在这一阶段父母应理智的考虑自己的行动,有责任定期带孩子去正规大医院就诊。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治疗是可以恢复或提高听力的,如各种传导性耳聋,某些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早期要给与积极的治疗,力求使听力得到恢复或保存已有的残余听力。对这部分耳聋的孩子和目前仍不能通过治疗恢复听力的孩子,父母要认真听取临床医生和听力康复医师给予的建议,进行有针对性的言语训练计划。

第二阶段父母可能进入悲伤、压抑或愤怒期。这时父母以无法否定现实情况,有的会变得悲哀伤心,有的会对孩子的未来失去信心。每次就诊时,可能无法与专业人员详细交谈,不能向专业人员提供孩子日常生活中各种听力表现。不愿意让朋友、邻居和同事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严重听力障碍,不接受别人的善意帮助。比如不喜欢带孩子接触周围的环境,避免参与别人的交谈,孩子出门也较少,胆小害羞怕接触陌生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较少向孩子提供正常的言语环境。在激励孩子配戴助听辅具方面缺乏主动性,有些父母即使同意给孩子选配了助听辅具,并不积极主动给孩子配戴,特别是在孩子不合作或以哭闹反对时,不采取任何有效办法而主动放弃,听之任之。有时还会因一点小事而牵动家人、孩子或工作人员。

在这一阶段父母应尽量控制自己的情感,按照听力学家的建议及时、主动地为孩子配戴,注意孩子言行的细微变化,给孩子提供恰当的言语学习环境,经常不厌其烦的与孩子面对面正常交谈,让孩子多接触周围自然环境,多交朋友,与那些已有抚养弱听孩子经验的家长交流,为孩子提供家庭和情感上的支持,与康复幼教老师携手做好听/言语培训计划。重视每一次寻访就诊,能向听力学家提供孩子日常生活中完整的听力学信息,如孩子开始喜欢听什么声音,不喜欢听什么,经常能发出什么新的嗓音声或言语声等等。

第三阶段为父母的心理调整期。这一时期父母已逐渐被迫接受现实,学着忍受这一痛苦,已经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开始积极主动参与孩子的听力言语康复行动计划。通常表现为对一切有关耳聋的专业知识非常关心和敏感,收集各种信息,每次随访就诊时会提出许多问题,希望从1—2次的就诊中知道孩子未来的所有事情。比如,耳蜗的构造,耳聋的原因,耳聋的分类,哪些耳聋可以治疗,诊断耳聋的各项检查有哪些,什么是听力图,什么是言语普,声音的传导,助听辅具的构造、使用、防护,聆听技巧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因此,在这一阶段父母不能期望在几个月内成为抚养弱听孩子的专家。要经常参加各种家长教育培训学习,循序渐进的接受这些陌生的新知识,与孩子一起成长。

每一个家长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不同的生活背景,对弱听孩子也有不同的态度和需求,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心以及心理情感上的支持。

◆怎样看待您的弱听孩子

无论您的宝宝听力损失多么严重,他/她也是一个孩子,遵循和正常儿童一样的发展规律。他们不仅有吃和喝的需求,也有玩耍、游戏和学习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仅表现在语言的发展上,也表现在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方面。那种只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对孩子进行听觉语言训练,而忽略宝宝在其他方面的发展需要的做法是错误的,您应该保证宝宝的全面发展。宝宝耳朵聋了,确实是一件让人悲伤地事情。宝宝需要的是您更多的搂抱、抚摸、微笑、理解和交流。但需要您下决心的是,切不可因为孩子的耳朵聋了,就对他的要求,即便是不合理的,也一味迁就,百依百顺,势必会酿成大错。事实上,您的宝宝会做很多的事情,只是缺少表现的机会。因此,您在对宝宝抚养和教育过程中,不要处处只想到宝宝“不能做什么”,而要多想想他“能干什么”。接下来,您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创造条件,鼓励您的宝宝去探索,去游戏,学习新的知识,大胆享受正常社会生活的快乐。

◆听力损失

自从您的孩子被诊断患有听力损失,您可能有很多疑问。第一个问题可能是:什么是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也可以用数值来表达。听力损失一般称为“弱听”或 “听障”,有不同严重程度之分。过去,人们常说“聋哑”令人以为弱听人士一定不懂得说话,这个概念是错误的。因为以前没有助听工具可以帮助生下来就有听力损失的人很好的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因而不能予以模仿(模仿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步骤),结果难以学会清楚地说话。随着科技发展及助听工具的改进,现今大部分的听障患者都能跟人正常沟通。

◆听力测验

幸运的是,对任何年龄的人,即使是新生婴儿,都可进行听力检测。所有儿童,包括新生儿和婴儿,都可运用称为脑干诱发电位ABR,BAER或ERA或耳声发射(OAE)的客观测听技术来评估听力。这些测试可在儿童睡眠时或静卧时进行,通常在婴儿出生后出院前在婴儿房内进行。这些测试操作简单,无痛且精确。而被称为行为测听和条件游戏测听的观察性方法,在儿童能够配合进行正规测听之前,也可提供有关儿童聆听能力的资料。由于能够及早发现听力损失,治疗及康复工作也能尽早进行,令听障对儿童成长的影响降到最低。测量听力损失(以及声音)的科学单位是分贝(简写作DB)。测听结果标注在听力图上。听力图是一种格式图表,记录测听过程中不同频率(如低频和高频)时的听力级。他可使医生/听力学家了解被测听者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种类,从而提出适当的处理跟进意见。定期测听还可以随时掌握听力变化情况。

◆听力损失的成因

要了解是什么造成听力损失,首先要知道耳朵是如何工作的。

耳朵有三部分组成:

*外耳   *中耳   *内耳

外耳的两个主要部分是耳廓和耳道。声波进入耳道,向鼓膜传送。当声波到达鼓膜时,鼓膜振动好像真的鼓被敲打时振动一样。

振动传到中耳,三块被称为听小骨(锤骨、粘骨、镫骨)的极细小的骨头开始振动。他们将声音放大。

振动传入耳内,进入耳蜗。耳蜗看起来像蜗牛的躯壳。蜗管中充满了液体。声音振动使这些液体发生振动,成千上万的细小的毛细胞也运动起来。毛细胞将转变成电脉冲,电脉冲沿听神经传送到大脑。大脑对这些讯号进行分析及理解。这就是我们听声音的过程。  

常见原因:

母亲怀孕期的某些感染,如风疹

出生时的并发症,如早产或缺氧

遗传因素

中耳感染

传染病,如脑膜炎、腮腺炎、风疹、百日咳

极大噪音,如爆竹、响亮音乐、机械噪音

外伤,如头部受伤

服食致聋药物

有些情况下很难明确指出听力损失的原因。

◆听力损失的种类

总的来说,听力损失有两大类。

1.传导性听力损失

这是由外耳和/或中耳的问题造成的听力损失,它可阻止声音向内耳传送。儿童有中耳问题大多数是由于中耳感染或者中耳发生黏膜炎所引起的。传导性听力也可能由于耳垢堵塞、鼓膜穿孔或者听小骨受损所致。百分之八十的零到六岁儿童最少患过一次中耳炎。大多数感染被治愈而不造成持续性的损伤,最终可能形成永久性的听力损失。

2.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内耳中某些纤弱的毛细胞受损伤,不能将声波转变成电讯号,造成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有时听神经中的神经通道受损伤,也妨碍讯号传到大脑。这种类型的听力损失也可能由于过量暴露于高噪音或极响的音乐所造成的。

  感应神经性听力损失有时从父母遗传给子女。但这很难预测,因为百分之五十五遗传性听力损失儿童的父母并没有听力损失的病史。在这种情况下,遗传问题仍可能越过若干代而存在。

听力损失可能是最常见的一种身体毛病。估计每一千个儿童中约有30个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记住,您不是孤独的。听力损失比您想象的更常见。在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中尚且有大约三千万人有听力损失,其中一百万是八岁以下的儿童。

◆言语频谱图与听力损失分级

◆康复训练包括什么内容?

★听能发展

★语言发展

★言语发展(发音)

★认知发展

★沟通能力

◆怎样改善弱听孩子的听环境

听力障碍的宝宝在嘈杂的环境中,听取和理解您的语言是非常困难的,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听环境,是您教孩子学语时的重要事情。您不妨:

1.关闭一切可能影响孩子听取效果的干扰性声源,如电视机、半导体等,确保交谈要在较安静的环境中进行。

2.尽可能的坐近孩子,交谈距离保持在1~2米之内最为理想。

3.坚持坐在孩子听力补偿效果较好的耳朵的一侧。

◆听觉发展的四个阶段

下面我们要开始介绍听觉训练的有关内容,首先我们要了解听觉发展的几个阶段。

1. 听觉察觉阶段:能听到声音,但不明白声音的意义

这个阶段,当他听到声音时,他会抬头或寻找,但不能确定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例如:他听到自己的名字和别人的名字是都会答应,你说“小白兔”,他虽然听到声音,但不能准确拿出“小白兔”。

2. 听觉分辨阶段:不但能听到声音,而且能分辨出不同的声音,理解不同

声音的意义。

例如:听到“铃——”电话声,他能指向电话或去接电话,听到“去拿一个苹果”的指令就能准确完成,这里说的都是通“听”的途径,不包括唇读。

3. 听觉确认阶段:不但能听清声音的内容,而且能跟着模仿说出来。

例如:当你让他去拿“小白兔”时,它不但能准确的拿出来,而且能说出“小白兔”这个词。

4. 听觉理解阶段:确认阶段的水平只是能机械模仿出听到的声音或词语内容,而理解阶段的水平是通过“听”与人进行对话交流。

例如:你问他“你几岁了?”他能回答“我五岁了”。能够通过“听”与正

常人进行对话交流也就是听觉发展的最高阶段。

在给聋儿进行听觉训练时,训练者应清楚了解这个孩子处于听觉发展的那个阶段水平,同时要清楚下一个发展阶段应该是什么,这样才能科学系统的制定每一个发展目标,使聋儿的听觉水平得到顺利提高。

◆LING氏六音

快速而有效地检查儿童能否察觉到言语频率范围内的声音,是家长、老师和听力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由当代听觉口语康复大师Daniel  Ling,OC, PHD(1926—2003)设计的六音测试(即Ling氏六音),为我们的临床康复实践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Ling氏六音是哪六个音?

若按照频率从低到高排序为:/m/、/u/、/a/、/i/、/sh/、/s/、其中,/m/、/u/是低频音,/a/、/i/是中频音,/sh/、/s/是高频音。注意:在这里/m/不要发成/mo/音,/mo/音频率高,发成/mo/检测不到对低频反应。/sh/、/s/要发成清音,声带不能震动,声带振动了,频率会降低。

◆儿童语言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语言的形成主要在婴幼儿期,从听开始。一般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出现语言。四岁左右基本形成语言,到五岁左右,儿童的语言日趋完善,概括的说:正常儿童语言的形成是从听到说,理解先于表达。

1.0—6 个月:主要发展听的技能,出现了语言前的有声形式。在这一时期,

成人与儿童交往,有利于潜移默化的强化语言。

2.6—12个月:幼儿能把听到的话与相应的动作和事物联系起来。这是成

人让他反复听到某种语音,并与对应事物反复联系的结果。这时,成人往往会伴有手势和表情帮助他理解。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咿呀学语。

3.  12—18个月:幼儿在这个时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不断加强,能执行简单命令,而且开始说话了,但往往只能说一个字或叠词。

4.  18—24个月:词汇量达到300个左右出现了大量词组和简单句式,并开始出现否定和疑问的表达方式。

5.  2—3岁:词汇量达到900个左右,能有3—4个词来表达完整的句子。出现了有疑问代词的疑问句,如“那是什么?妈妈在做什么?你是谁?爸爸去哪儿了?”疑问词出现的顺序是:什么、做什么、哪儿、谁。这时,孩子就开始掌握了对话的本领,这对他以后的社会交往有很大作用。在这一时期,儿童开始理解数概念(区分1和许多),知道家庭常用物品的功用,认识基本颜色,能讲述图片上的简单活动。

6.  3—4岁:掌握了约1500个单词,句子含词量可达到4—6个。喜欢听简单故事,能讲述简单图片,但讲述不连贯,无层次、多重复、句型简单。这时期的儿童能数数,但不完全理解数概念。开始出现时间概念:早上、晚上。这时的疑问代词发展到:从什么地方、为什么、怎么样、什么时候等。儿童在这个时期会滔滔不绝的提问,成人对此应加以鼓励。

7.  4—5岁:词汇量约2500个,能表达5—7个词的句子,言语交往有很高的积极性。

8.  5—6岁:词汇量约达到3000个,句子含词量为7—10个,讲述内容较丰富,层次比较清楚,有了较丰富的想象力。

9.  6—7岁:约掌握了3500个词汇,完整句子的数量明显增加,有情节,语言连贯清楚。

概括的说,3—4岁是词汇量迅速增长的阶段;4—5岁是言语交往异常活跃的阶段;5—6岁是语言质量明显提高的阶段;6—7岁时讲述内容丰富生动,层次清晰。

◆您经常要和孩子不停地说些什么?

让弱听孩子学会说话,您要不停地跟他说,反复的跟他讲,但是经常说些什么呢?

1.选择孩子有兴趣的事和物;

2.选择经常看到的事物;

3.经常叫他的名字,和他打招呼;

4.通过说“对”和“不对”,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5.给他一些简单指令,让他去做。

说话要有节奏和次序,语速开始稍慢,逐渐加快至正常;句子完整,语速自然清晰准确,注意语言复现次数,让孩子将声音与实物、动作、思维联系起来。

◆如何利用最佳的谈话时机与孩子交流

日常的生活,是您和孩子谈话的最佳时期。孩子游戏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睡觉之前,或起床之后,都将为您的交谈提供丰富的话题和内容。但切忌在洗澡的时候和孩子交谈,此时弱听孩子没有佩戴助听辅具,交谈是徒劳的。

◆如何帮助孩子理解您的语气变化

当您和孩子交谈时,您的语气是不断变化的。语气、声调的改变,不仅能吸引孩子的谈话兴趣,还能为弱听孩子充分理解语言提供一些信息。帮助孩子识别、理解语气变化,也是您的责任。在和孩子交谈时,您可有意地按如下的方法进行尝试:

1.适时地改变您说话的语气、语调,吸引孩子的注意;

2.适当放慢语速,以弱听孩子能跟上为宜,自然、清晰地说出每一个字,切不可过分夸张和拉长您的声音;

3.当您兴奋或生气时,可夸张变化您的语调,表达您的情感;

4.经常和孩子一起说儿歌、念故事,是锻炼弱听孩子熟悉语言节律的有效方法之一;

5.鼓励孩子用有声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回应;

6.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听力训练、发音训练的游戏,使其接受感知和分辨语言节奏、韵律、声调变化的专门训练。例如,叫他的名字,看他能否判断父母声音的不同。

◆弱听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

在弱听孩子康复过程中,弱听孩子交往能力是弱听孩子康复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弱听孩子有较重的心理障碍,不愿与人交往,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交往能力就无法表现,也就难以回归主流社会,弱听孩子康复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消除弱听孩子心理的障碍,发展智力,增强语言能力、交往能力是进入正常学校学习的重要技能。弱听孩子要进入小学学习,要进行心理、智力、语言能力等内容的测试,如果弱听孩子的交往能力某一项稍差一点,就有可能被拒之门外,对其以后的发展极其不利。

弱听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首先是交往基本技能的培养。基本技能包括听说能力的训练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听说能力的训练是指加强弱听孩子语言交往方面的听话能力的训练。在这方面的训练可以让弱听孩子多听一些课堂用语和生活用语,进行模仿并正确执行。还要训练弱听孩子注意人的体态,表情语言信息。

◆影响康复效果的几个因素

我经常听到很多聋儿的家长说“那个孩子和我孩子一起入学的,年龄也差不多,为什么他现在能说这么多,而我的孩子就不行呢?”在这里我要强调虽然这些孩子都佩戴了辅具,但其进步速度和最终效果可能是很不一样的。影响康复效果的因素有很多,这里介绍几个主要因素:

1.听觉干预的年龄

听觉干预的年龄对康复效果有很大影响。三岁以下配戴辅具的康复效果最好,年龄越大训练难度越大,进步就越缓慢。所以我们强调聋儿要早发现、早康复。

2.是否持续佩戴助听辅具,接受康复训练。

3.听力水平和语言水平

听力和语言水平越好,康复效果也就越好,进步越快。听力和语言水平都比较差的孩子进步会慢一些。

4.耳聋发生的时间

耳聋发生的年龄也会影响孩子的语言水平。如果耳聋发生的比较晚,如3、4岁以后的“语后聋”会比1、2岁前发生耳聋的孩子学习语言容易一些。

5.耳聋时间的长短

除了耳聋发生的年龄会影响孩子语言的学习之外,耳聋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康复速度和效果。例如:同样是5岁耳聋的语后聋患者,一个7岁干预,一个12岁干预,前者进步会比后者快的多,因为他对语言的记忆没有丧失,很快就会激活他的听觉和语言记忆。所以耳聋持续的时间越短越好。

6.听神经的存活数量和可使用的电极数量

我们还要考虑聋儿听神经存活的数量和可使用的电极数量。听神经和可使用的电极数量越多听觉效果越好。

7.训练方法是否得当

训练方法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康复速度和效果,如果方法不当可能会事倍功半。

8.是否有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

聋儿语言的康复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同样年龄和同样基础的孩子,一个在正常学校用有声语言和人交往;一个进入聋校使用手语,前者进步会比后者快得多。

9.是否有良好的家庭配合

一个聋儿的康复一定离不开家长和整个家庭成员的配合,只有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多年的工作经验都证实了家长积极参与康复的重要性,每一个成功聋儿都有着家长的付出。

10.患者自身因素

康复效果也要考虑到孩子的自身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因素以及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伴随多重残疾的孩子难度会更大。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不爱交流也会影响他的语言发展速度。

由于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康复效果,所以,我们强调不要总是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横向对比,因为他们的各方面条件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家长应该多对孩子进行纵向的自身比较。

◆如何帮助孩子面对困难

让孩子亲身经历,有助他们成长,变得独立。在孩子没有您的帮助就不能处理的场合,例如在公交繁忙的街道上,您可以是个保护者,但是您应尽量不过度保护。如果孩子能坚强,独立及自信的成长,他们就能不受听力损失的影响,从容面对各种困难。您不必成为专业教师或心理学家,您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关爱和支持。

大家都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期望,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品学兼优。听力损失可能使学习能力、会话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受到影响,但并不表示他们不能过正常生活。您必须在期望太高和期望太低之间找到正确的平衡点。

您必须考虑孩子的能力,以及他正在哪个发育阶段。如果您的期望过高,孩子便会因很难实现您的期望而充满挫败感。但是,如果您设定的目标过低,不提出合理的要求,孩子就可能毫无上进之心。